易经坤卦:海纳百川,德厚尤所小载
易经坤卦:海纳百川,德厚尤所小载
《易经坤卦》曰:“地势坤,正人以厚德载物。”意思是说:“《坤卦》标志大地,正人应效法大地,胸襟宽广,容纳万物。”
《易经坤卦》告诉咱们:应重视内心涵养,积蓄养德,效法大地,委曲求全,宽厚大度,以直率、方正、宛转为原则,持之以恒,以谋求事业的成功。
咱们常常看见“厚德载物”这个词,清华大学的校训也采用了这个词。躺下是大海,胸襟宽广,有海纳百川的气度,厚德载物的质量;起是泰山,钟灵硫秀,有顶六合的气魄,一览众山小的豪迈。海纳百川,厚德载物,要求咱们要承十分之重,吃十分之苦,忍十分之辱,容十分之谤,淡十分之名,泊十分之利。
厚德载物,要求咱们宽恕他人,取他人之长,更要有不耻下问的胸襟。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气,只要这样,才不会吹毛求疵,尖嘴薄舌,才不会斤斤计较、自私自利。孤陋寡闻、高傲自大、胸襟狭窄、蝇蝇苟苟等卑下的品格都是与“厚德载物”的要求格格不入的。自古就有德才兼备、德能勤绩的用人及量人的标准,任人唯贤,人才以德为先,厚德方能载物,成果大业。
通常来说,可以成果大器的人,都是“厚德载物”的人,这个道理就比如盖高楼大厦,有必要筑牢根基。假使大厦很高,基础不牢,就有倾覆的风险。古往今来,有很多以“厚德载物”而成名的人,北宋宰相韩琦便是其中之一。
韩琦未当宰相前,是镇守北方的军事将领。有一天他夜间伏案工作,替他端蜡烛的侍卫不小心把他的头发烧着了,韩琦什么也没说,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,依然专注工作。
过了一瞬间,他发现方才拿蜡烛的侍卫不见了,换了新人。韩琦忧虑主管侍卫的长官鞭打那个侍卫,就从速找到侍卫长,对他说:“不要替换他,因为他己经知道怎样拿蜡烛了。”军中的将士们闻知此过后,都十分感动。
按理来说,侍卫拿蜡烛照明时不聚精会神,把统帅的头发烧了,原本便是失职,韩琦责怪他一句也是应该的,即便不责怪,挨
烧时“哎呀”一声也是在所难免的。可他不光没有吱声,还怕侍卫遭到鞭打责罚,竭力为他摆脱。他这种度量比批评和责罚更能让士兵改正缺点、尽职尽责,并且韩琦统帅的是一个大部队,事情虽小,影响却大,上上下下一知晓,谁不愿意为这样的统帅卖命呢?韩琦镇守大名府时,有人献给他两只出土的玉杯,这两只玉杯十分精美,毫无瑕疵,乃是稀世珍宝。韩琦十分喜欢这两只玉杯,赏给献宝人很多银子。每次大宴来宾时,总要专设一桌,铺上锦缎,将那两只玉杯放在上面使用。
有一次在劝酒时,玉杯被一个官吏不小心碰到地上摔了个破坏。在座的官员无不呆若木鸡,碰坏玉杯的官吏也吓傻了,趴在地上请求治罪。可韩琦却毫不动容,笑着对来宾说:“大凡宝物,是成是毁,都有定数,该有的时分它献出来了,该坏的时分谁也保不住。”说完又转过脸对趴在地上的官吏说:“你是偶尔失手,又不是故意的,有什么罪过呢?”
没错,玉杯已然己经打碎,无论怎样也不能恢复,假如叱骂、痛打一顿肇事者,徒然多了一个仇敌,在场来宾也会十分尴尬,好端端的一场宴会便会不欢而散,并且有损自己的形象。然而韩琦此言一出,马上博得了世人的称赞,肇事者对他更是感激涕零。
知道此事的人无不赞颂韩琦气度不凡,有宰相之量。后来,他果然成为宰相,与范仲淹齐名。
元代吴亮在谈到韩琦时说:“韩琦器度过人,生性憨厚仁厚,不计较鸡毛蒜皮一类的小事。劳绩天下无人能与他比较,官位升到极品,但他从来不沾沾自喜,忘乎所以;常常在官场的不测之祸中斡旋,也不见他忧心如焚。不管什么情况下,他都能做到泰然自若,不被别的事物牵着走,一生从不招摇撞骗。假如被重用,就立于朝廷与士大夫们公平议事;假如不被重用,就回家享用天伦之乐,一切出自至诚。”
韩琦一生处于风险之地,而又一直立于不败之地,这是为什么呢?正如他自己所说的:“天下之事,没有彻底尽如人意的,必定要用平缓的心态去对待。假如不这样,连一天也过不下去。即使是和小人在一起时,也要以诚相待,只不过知道他是小人,尽量同他少交游便是了。”
韩琦的处世之道,刚好表现了“厚德载物”这一尊贵的质量。

本文由帕亚泰发布,不代帕亚泰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