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概述
楞严经概述
佛经典。全称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。又叫《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》。简称《楞严经》、《首楞严经》、《大佛顶经》、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唐般剌蜜帝译。10卷。关于此经的译者,有各种不同传说,大多认为译者般剌蜜帝为中印度人,居广州阻止道场,于唐神龙元年(705)从灌顶部中诵出,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,房融笔受,怀迪证译。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释教首要经典之一。清代,章嘉呼图克图等将其译成藏文,并刊有汉、满、藏、蒙四体合璧的《首楞严经》全帙。在日本,此经亦撒播不断。但此经译出后,宋代子睿以下的注释家对其出处曾有所置疑。近代更有人疑为中国人的撰述。 全经分为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三部分。榜首卷为序分。叙述此经说法缘由:佛遣文殊师利以神咒维护阿难免受摩登伽女诱惑破戒,并为其说修禅定,能断烦恼,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等。第二卷至第九卷为正宗分。首要论述“全部人间诸全部物,皆即菩提妙明元心;心精遍圆,含裹十方”,众生不明自心“性净妙体”,故流通存亡,当修禅定,以破种种“颠例”之见,通过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等由低至高的种种修行阶次,达到方尽妙觉,“成无上道”。第10卷为流通分。叙述此经应永流后世、利益众生等。[1]
目录
1本经根由
2本经梗概
3首楞严经三大宗旨
▪ 悟本体
▪ 持心戒
▪ 修大定
4首楞严三昧法门
5五十种阴魔
6辩经真伪
7修行次第
8五会神咒注释义贯
9大佛顶经
10释疑答问
11劝发菩提心
12全经总结
13相关书本
▪ 大佛顶首义贯
▪ 新表解
1本经根由
《楞严经》,释教经典。又称《首楞严经》、《大佛顶经》、《大佛顶首楞严经
》、《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》。全称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。唐般剌蜜帝译。10卷。此经的译者般剌蜜帝大师,中印度人,居广州阻止道场,于唐神龙元年(705)从灌顶部中诵出,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,房融笔受,怀迪证义。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释教首要经典之一。清代,章嘉呼图克图等将其译成藏文,并刊有汉、满、藏、蒙四体合璧的《首楞严经》全帙。在日本,此经亦撒播不断。
释教传说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本来藏在龙宫;龙胜菩萨(龙树菩萨之异名)至龙宫说法,见龙藏中有此经,拜阅之下,叹为稀有,便将全经默诵下来,以利益阎浮提众生;出龙宫后,便将此经诵出,记录下来,呈给王家(国王之家),王家也把它视为稀有之法宝,珍藏在国库中,并禁止传到外国。尽管此经没有传到中土,但其威名早已为我们所知;曾有一位梵僧,见智者大师所立之三观,而告知智者大师说,这与他们国中的《楞严经》之意旨相符;所以智者大师便设了一个拜经台,西向拜经,但拜了十八年,终未得见楞严经(天台山的拜经台至今犹在)。
《楞严经》(王涛小楷著作)
话说本经译主般剌密谛,依于愿力,要利益中土之人,榜首次身上藏着《楞严经》东来之时,被守边界的官吏抄获,而不许他出境,这反而更使他的宏法之愿更加坚决,并且更加精进。他并想到了一个办法,能够将此经带着出境而不被发觉;他用极细的白绢书写此经,然后剖开自己的肩膊,将经文缝藏在其间,等疮口平复之后,再申请出国,海关搜查无疑,才得航海东来。大师于唐中宗神龙元年(西历七〇五年)到达广州,那时正好辅弼房融被贬在广州,房融便请大师住在阻止寺,所以剖膊出经,译成汉音,译事完毕,便速回本国,以解除边吏所受之难;由于译主藏经出国,国王因而罪责守边之官吏查缉不严,因而大师译经完结之后,便速疾回国,愿以自身承当全部罪责。大师如此艰辛冒险,甚至不惜荣辱、身命,正是所谓重法轻身,所成积德行善,难以想象;我国之众生,均沾其法施之益。
众所周知,《楞严经》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,可说是一部[释教修行大全],亦不为过。由于此经在内容上,包含了[显密性相],各方面重要的道理;在宗派上则横跨[禅净密律],均衡发挥,各得其所;在修行的次第上,则更是充分、满意:举凡发心、解、行、证、悟,皆详尽剖析开示——从教令阃发心起,经循循善诱的破惑、见真(明心见性)、依性起修(设坛结界、于实践上起正修行),并具体开示了全部凡圣境地(二十五圣圆通、三界七趣众生),令于圣境起企慕、而于凡外得知解,从而不受利诱、不入岔道;又胪陈六十位修证(三逐步、干慧地、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)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;最后更广开示五阴魔境,及其破除之法,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,所修满意成果。[2]
僧众每日早课都必诵楞严咒,并且历代在打禅七之前,传统上都是要先修七日到七七日的[楞严会],也因本经具有如此的重要性,也常[诉苦]诸注本都有许多地方未交待清楚;甚至有些地方变成有如解经的[死角],几乎是无法克服的障碍;历代大德注到这些地方,有时是一笔带过,有时则含糊言之,有时就将原经文复述一遍,甚至干脆略而不提的也有。不过本经的译文特别古雅且简练,更添加学者在了解上的困难。
[楞严经义贯]的作者成观法师,

本文由帕亚泰发布,不代帕亚泰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