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经豫卦:人生非梦,逸豫可以亡身
易经豫卦:人生非梦,逸豫能够亡身
《易经豫卦》曰:“‘冥豫’在上,何可长也?”意思是说:“‘己处在非常危险的局势之中,但却执迷不悟,仍沉溺于寻欢作乐之中’,并高高在上,不察下情,这样的欢喜怎能持久呢?,,
人们常说:“浮生若梦”。商品经济的浪潮,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大发展,思维的大开放,同时也带来了迂腐的价值观念和日子方式。有些人把人生看做是享乐,想在“滚滚红尘”中“潇洒走一回”,以“人生苦短”为由,行“灯红酒绿”之实,只管贪图享乐,忘记了自己的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。
但是消极的日子态度,也必然会导致可悲的人生。有些人禁不住功利美人的引诱,深陷其间而无法自拔,终究走到走投无路之时,才知道自己的人生真的成为一场幻梦,后悔莫及。
五代十国时期,南唐后主李煜才华横溢,学识渊博,喜欢填词,通晓书画和乐律。但是,当他即位今后,只管自己逍遥自在,恣意玩乐。面对北宋的军事威胁,李煜一直没有放在心上,没有作出任何实际行动来解决危机。恰恰相反,他在宫殿里依然歌舞升平,花天酒地。为了享受他那安稳的帝王日子,用进贡很多资产的方法来巴结宋太祖赵匡胤,改南唐国号为“江南国主”,想以此来确保自己的人间天堂。
南唐被北宋攻破后,他成了阶下囚,过着耻辱的亡国奴日子,由于思念曩昔奢华浮华的宫殿日子,他写下了许多充满悲怨和悔恨的词,为此引来了杀身之祸。不过,南唐后主哀怨的是昔日的荣华富贵、安逸适意的美梦天堂,却并不反省自己旷费国务、卖国求荣,终究导致国破家亡的无耻行为。
李煜是一个才子,也是一个昏庸的统治者,但是,比他更加昏庸荒唐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陈后主陈叔宝。
陈后主是个彻底不懂国务,只知道喝酒享乐的人。他大兴土木,制作了三座奢华的楼阁,让他的宠妃们住在里面。大臣中的宰相江总、尚书孔范等都是一些迂腐的文人。陈后主和宠妃经常在宫里举行酒宴,宴会的时分,让他们一起参与。我们焚膏继晷地喝酒赋诗,互相唱和,还把他们的诗配上曲子,挑选了一千多个宫女,为他们演唱。
公元588年,隋文帝派兵大举进攻南陈。隋军一路上势如破竹,江边陈军守将紧急的文书接连不断地送到都城建康。而此时,陈后主正跟宠妃、文人们喝得不亦乐乎,他收到紧急文书后,连拆都没有拆,一丢了事。后来,战事越来越紧了。有的大臣再三请求协商反抗隋兵的事,陈后主才招集大臣协商。
陈后主说:“东南是个福地,从前北齐来攻过三次,北周也来了两次,都失利了。这次隋兵来,还不是一样来送死,有什么可怕的?,,
他的宠臣孔范也附和着说:“陛下说得对。我们有长江天险,隋兵又没长翅膀,难道能飞过来不成!这一定是守江的官员想贪功领赏,成心造出这个假情报来。”
我们你一言,我一语,底子没把隋兵进攻当作一回事,又照样饮酒作乐。
公元589年,韩擒虎、贺若弼两路隋军迫临建康。迫在眉睫之时,后主与宠臣江总、孔范一伙不知所措,束手无策。隋军顺利地攻进建康城,陈军将士被俘的被俘,屈服的屈服。
隋军打进皇宫,却找不到陈后主。后来,发现一口枯井里好像有人,就高声呼叫,井里没有人答复。战士们恐吓说:“再不答复,我们就扔石头了。”说着,真的拿起一块大石头放在井口,装出要扔的姿态。
井里的陈后主吓得尖叫了起来。战士把绳索扔到井里,把陈后主和两个宠妃拉了上来。至此,陈后主沦为阶下囚。
人生非梦,成功与失利,美好与苦难,荣耀与波折,选择与抛弃,欢喜与苦楚,都掺杂其间。一味地花天酒地,寻欢作乐,是无法领悟到人生真理的。

本文由帕亚泰发布,不代帕亚泰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